- A+
目录【点击切换】
本文节选自《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在线看》
俗话说“小别胜新婚”,俗话又说“离久情踊”,两者相矛盾。
哪一个是正确的? 研究表明,种相见能促进人们的杀密关系,而生活
和工作中离我们最近的人通常是我们最第看到的人 〈Simpson &
Harris,1994) 。大学时,学生与隔壁宿舍的同学经常成为好朋友,
而不是隅两悄门的同学〈Priest & Sawyer,1967) 。住在公寓里的人
与同层邻居之间的关系通营比与其他楼层的要好 (Nahemow 《&
Lawton,1975) 。社区中的独栋居民和营与隔壁的住户成为朋友, 而个
是与隔着两座房屋的人成为朋友 (Festinger et al.,1950) 。这和
接近原则 (principle of proximity) 也解释了一个事实,即许多人
最终与邻家男孩或女孩喜结连理〈Ineichen,1979) 。它还可以正确
地预测人们会与工作中接触最多的人结交为朋友〈S$egal,1974) 。
尽管你可能不喜欢你的邻居,但接近原则表明,当两个人有具有同
等的吸引力时,你更有可能与最接近的人交朋友: 在两种回报相等的
情况中,与你接近的人会让你花费的时间更少、友烦也更少
(Gilbertson et al. ,1998) 。俗话说“距离产生美”,但根据社会
心理学的研究, 这句话显然应该加以修正, 实际上,熟悉会更好地塔
养友谊。接触的增多常常会增强人们对彼此的喜好程度〈
《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八版》书平
Bornstein,
1989) 。
11. 6.3 相似性
是物以类聚、人以群分还是同性相斥?研究证据更文持哪个呢?
人们同态度、兴趣、价值观和经历与自己相同的人建立友请时,会感
到更有意义 (Montoya 及 Horton ,2013; Simpson & Harris ,
1994) 。如果两个人发现他们在音乐、政治倾问和对教育的态度方面
有共同点,那么他们的交往会很投机,因为他们会互相欣贫彼此的品
位和态度,这就是一种回报 〈Byrne,1969) 。为什么青少年与同自己
政治和宗教观点、学习目标以及对音乐、酒精的态度相似的人结交朋友的可能性更大 (Kandel ,1978) ? 相似原则(〈sinilarity
pfrinciple) 解及
8释了这一点。同样,相似性也解释了一个事实,即大多
数人会找年龄、种族、社会地位、态度和价值观相似的婚姻伴侣
(Brehm,1992; Hendrick & Hendrick,1992
样,相似性也会增加人们的亲密程度。但是,随着时间的流逝,夫妻
也可能会双 双历态度
11. 6.4 自我表露
好朋友和恋人之间会分享上自己的隐私 (Sternberg,1998) 。这甩
《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八版》mobi下载
) 。通常,和接近性一
调,因为每个人都会逐渐改变对各种问题的看
法,以使其与伴侣的看法更加一臻(Davis 《& Rusbult,2001) 。
目我表露 (self-disclosure) 的做法除了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彼
还互传了信任。仿佛在襄:
“这是一些关于我的信息,硕望你了
解。相信你不会信此伤害我。”通常我们会发现,这和 交流在朋友和
恋人之间非常有意义。当观察到人们互换信任
FE和生活中的细节时,你
可以预测他们的相互吸引力越来越大。因为在双方的关系中,目我表
露是在建立信任感之后进行的,所以达到这和
间,而且也征目我表露者表示信和作
另一方的标志,
杀密关系不仅要花费时
如网11-8。想一下
你愿意共孚秘密和永不共享秘密的人。你共享或保留秘密行为的根本
人共享秘密的行为本身就和目动赋予他在你们的交
原因是什么? 根据定义,秘密是私人的和非比寻和的事件,你想与某
往中特殊的地位。
《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八版》txt下载
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八版内容 | 《津巴多普通心理学》 |
津巴多普通心理学阅读 |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英文版 |
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五版 | 心理学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|
综上: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七版pdf值得推荐阅读